教师造假致20名学生被英拒签?浙大通报 警方已立案调查
12月16日,有网友发帖称,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与英国剑桥大学联合举办的海外交流项目中,负责该项目的教师并未直接与剑桥大学建立联系,而是通过中介机构处理签证事宜,并涉嫌使用伪造的剑桥大学邀请函。事件曝光后,参与此项目的同学们遭到了英国签证中心十年拒签处理,其中包括一些已经向英国高等教育机构提交了深造申请的同学。
12月17日下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发布情况通报称,已成立工作专班核查相关情况,警方也已受理学院和学生的报案并立案调查。早前网传聊天记录显示,在一个名为“第五届博士生联合论坛 浙大—剑桥”的群聊中,一名学生表示已经达到毕业标准,如果因老师的原因导致十年签证被拒签,将追究责任。另一段聊天记录则提到有人要求撤销签证但未获同意。
有消息称,事情起因是学校教师和中介伪造了剑桥大学教授的邀请函,仿造了教授签名。英国大使馆核实后认定材料造假,即使已经过签的学生也会被撤签。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官网曾于2024年10月24日发布通知,选拔优秀在读研究生参加“第五届浙江大学-剑桥大学研究生联合论坛:数字经济与全球创新”交流项目,时间为2024年12月13日至2024年12月20日,主要面向浙江大学全日制在读博士生,少量硕士和高年级本科生也可参加。
12月17日下午,记者尝试联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了解情况,但多名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具体情况。随后记者又致电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王某,但对方以正在开会为由挂断电话。记者还联系了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以及党委宣传部,均被告知不了解情况或只接受线下采访。
12月17日下午4时许,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再次发布通报,确认12月6日接到学生报告,赴英联合论坛活动申请签证被拒。学院立即组成工作专班进行核查,目前警方已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