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首付”真香还是陷阱?监管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 警惕购房风险
近日,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文指出,个别城市出现新房项目及中介机构违规发布买房“零首付”、代办“首付贷”等信息,提醒购房群众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其他地区也发布过针对“零首付”“首付贷”的风险提示。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分析,首付贷一直是个禁区,其最大的风险在于过度加杠杆,购房人面临的现金流压力较大,后续出现坏账的风险更高。2024年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到完善房地产全过程监管,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零首付”通常是由房企、中介通过预先垫款、虚抬房价、阴阳合同等操作,以分期付款或消费贷款的方式获得首付款。这种操作看似缓解了购房资金困难,实际上却会增加购房成本及还款压力。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建议理性购房,切莫超贷,购房者应理性评估个人经济实力、贷款偿还能力和实际需求,避免陷入经济困局。
一些中介打着“零首付”或“首付贷”的幌子吸引购房者,这类行为通常以隐瞒真实贷款用途或伪造收入证明的方式绕过银行的风险审核,将购房风险转嫁给购房者。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零首付”“首付贷”值得警惕。目前买房的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都比较低,不应再出现这种现象。
随着房贷利率多次下调,经营贷、消费贷进入楼市的情况也在减少。存量房贷利率调降前,居民提前还贷意愿强烈,出现了利用低利率的经营贷、消费贷提前偿还房贷的现象。随着存量房贷利率一次性调降到位,提前还贷需求大幅下降,这部分场景对应的经营贷、消费贷进入楼市的现象明显缓解。
2024年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提到完善房地产全过程监管,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严跃进提到,要格外关注“市场秩序”,随着市场的升温,一些市场乱象会进一步出现,如近期各地已经出现了零首付操作。从市场秩序规范的角度看,后续严管秩序、整顿市场的动作依然会出现。
今年以来,多地发布关于“零首付”“首付贷”的风险提示。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发文警惕“零首付”风险,主要涉及虚假宣传、高额利息与费用以及产权风险三方面。四川省银行业协会也发布了《四川银行业个人住房贷款自律公约》,强调不得以“零首付”“零月供”等营销噱头误导消费者。
薛洪言强调,“首付贷”最大的风险在于过度加杠杆,购房人面临的现金流压力较大,后续出现坏账的风险更高。一旦购房后房价继续下跌,还会削弱购房人还款意愿,增大贷款偿还风险。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表示,“零首付”“首付贷”的风险在于申请这些贷款的人基本上都是刚需为主,尤其是低收入群体、首付资金短缺的群体,支付能力较弱,更可能存在断供的风险,可能会造成金融系统的风险。
除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外,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还提示,需办理住房按揭贷款的购房人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按揭贷款申请手续,切勿通过签订阴阳合同、“高评高贷”等方式办理贷款,否则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