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A50期指“风向标”作用有限 整体关联性低于60%
近年来,尤其是今年“9·24”新政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的热度大幅提升。其交易时长远超内地股市的4小时,被市场视为A股开盘后的“风向标”,因此受到投资者密切关注。
作为全球唯一跟踪中国A股市场的境外期货,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对A股的先行指导意义有多强,能否提前预测A股走势?本文将从二级市场行情出发,结合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的日频、高频数据,与A股、港股重要指数的涨跌幅进行多维度分析,揭示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富时中国A50指数由知名指数编制公司富时罗素推出,成份股由A股市场总市值最大的50只股票组成,旨在反映内地市场大型股的表现。富时A50指数期货(下称“A50期指”)是跟踪该指数的股指期货,交易时间更长,除周末及元旦外每天都可交易,日盘交易时段为北京时间上午9时至下午16时30分,夜盘交易时段为下午17时至次日5时15分。
A50期指比A股提前开市且收盘晚于A股,还有夜盘交易,能反映外围市场信息,因此被认为是可以提前预判A股走势的先行指标。数据显示,A50期指9时10分、9时15分涨跌幅与上证指数当日涨跌幅同向的交易日数量占比分别为55%、53%左右,9时30分涨跌幅与上证指数涨跌幅的关联性为58%。
从不同年份来看,2023年,以上三个时间点A50期指的涨跌幅与上证指数涨跌幅的关联性较高,超过60%,9时10分的关联性超过了62%。2024年这三个时间点的关联性均大幅下降至50%。
在A股日常交易日休市期间,A50期指走势对A股影响较小。从2020年以来的数据看,A50期指当日9时10分较前一日15时的涨跌幅,与A股当日收盘较当日开盘涨跌幅对比,发现两者关联性不大,同向交易日数量占比不到50%。按年度统计,两者关联度除2021年超过50%外,其余年度均低于50%。其中2022年A股交易日休市期间,A50期指走势与A股当日股价变动关联性较差,同向交易日数量占比不到45%;2023年、2024年分别为48.5%、49.07%。
A股休市期间,A50期指持续交易。A50期指在中国春节、端午节、五一、国庆节等假期之间的涨跌幅,与A股假期结束后的首个交易日表现具备一定的关联性。以2020年以来的数据分析,A50期指在中国节假日期间涨跌幅与A股假期后首个交易日涨跌幅同向的交易日数量占比超过54%,其中2023年、2024年这一占比均高达80%以上。
当A50期指盘前出现大涨大跌的行情时,对A股走势影响较大。取A50期指9时10分的涨跌幅超过2%的交易日,与上证指数同期的涨跌幅对比,A50期指与上证指数关联性大幅上升至80%以上。然而,并不能一味以A50期指大幅波动对A股涨跌进行预判。例如,2024年10月9日A50期指9时10分涨3.44%,但当日上证指数下跌超6.5%。
进一步分析发现,A50期指在有利好或利空消息刺激下,有明显反应过度嫌疑,盘前的涨跌幅(9时10分)明显超越上证指数当日的涨跌幅。这主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交易时间更长,信息反应速度更快;成份股集中性影响;A50期指没有涨跌幅限制,能够更充分地反映市场的预期和情绪变化。
A50期指盘前走势与A股有一定关联性,但不能算强关联,且2024年关联度有下降趋势。尽管法定节假日期间A50期指的表现对节后A股首日表现以及A50期指盘前大涨大跌对A股有一定预测性,但这两类交易日数量相对较少,且与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相关。因此,以A50期指表现来断定A股开盘后的走势较为片面。
大量研究发现,股指期货价格相比现货指数价格往往具有一定领先性,并对现货市场价格波动产生一定影响。A50期指开盘比收盘对A股的影响更大,A股对A50期指示范效应更强。然而,A50期指的成交额并不高,不足以对A股走势造成显著影响。根据数据测算,2024年A50期指成交额9.18万亿元,创过去3年最高水平,但仍不足A股的1/10。
中证金融研究院论文指出,A50股指期货不会“决定”A股定价。提升股指期货流动性的主动权仍然在我国国内。根据国际经验,股指期货上市后指数成份股的交易量增长显著高于非指数成份股的交易量增长,意味着A50期指成交的放大或间接影响对应指数成份股的活跃度。一个活跃、流动性好的他国离岸股指期货市场对我国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有一定风险隐患,可能会对境内、外资投资者造成不平等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