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底捞一门店员工集体学韩语 迎接韩国游客热潮
胡小征表示,从11月10日开始,门店韩国顾客逐渐增多。为了更好地接待这些顾客,一个多月前他组织门店服务员学习韩语,尤其是与剪刀、冰块、勺子等物品相关的常用词汇,以便能用简单的韩语和顾客交流。
“周五下班去中国”曾在12月初登上韩国社交媒体热搜榜,而最近,“上海挤满了周五下班的韩国人”在中国社交平台也引发热议。
胡小征称,从数据来看,门店平均一天接待顾客总人次在1200到1500位之间,其中韩国顾客约150到200位,占总接待人次的15%左右。周六日韩国顾客更多,约占三分之一,特别是晚上10点以后,店里一半以上的顾客都是韩国人。
韩国顾客喜欢点鲜切牛肉、金针菇、豆皮、娃娃菜等菜品,锅底则偏好牛油麻辣锅等辣味锅底,还喜欢吃西瓜、哈密瓜之类的水果。有网友猜测,来中国吃海底捞的韩国顾客可能是因为爱吃西瓜。今年7月,韩国一个7公斤左右的西瓜批发价格曾涨到约合人民币119元。对此,胡小征表示,门店一直在供应西瓜,并未专门增加。韩国顾客也会去小料台拿西瓜,但不会一直拿。中国顾客也很喜欢吃西瓜。
由于语言障碍,店内工作人员与韩国顾客没有太多交流,但明显能看出他们对海底捞的捞面以及为顾客过生日的场景很感兴趣,很多韩国顾客会拍照、拍视频。除了学习韩语,门店还在美甲区安排了一名员工,以自己的手机号帮助韩国顾客排队美甲服务。洗手间设置了英文指引牌,点菜过程中菜单也调成了英文界面。目前门店还准备新增泡菜菜品,以满足韩国顾客的需求。
自11月8日起,中国对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韩国公民以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等目的可在华停留最长15天。携程数据显示,自11月8日免签政策实施以来,韩国游客入境游订单环比增长约15%,同比增长超150%。韩国游客入境中国热门城市依次为上海、青岛、北京、广州、深圳、大连、杭州、延吉、成都、烟台等,其中上海是韩国游客最喜欢的中国城市,且增速较高,上海的韩国入境游客订单同比增长超180%,环比增长超40%。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游客流行周五下班来中国,11月8日至12月2日期间,韩国入境游客选择周五、周六来中国的旅游订单占比将近四成。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国际旅游入境外国人人数为54.93万人次,同比增长59.8%。1-11月国际旅游入境外国人人数已达440.57万人次,同比增长1.1倍。
吴丽云表示,上海拥有一些独特的历史文化或情感链接会和韩国人有共鸣,如韩国曾经的临时政府所在地就在上海。“‘韩国人来上海’的热度应该会持续一段时间”,吴丽云称,当韩国年轻人来到上海并通过各种自媒体渠道分享旅行经历,在一定时间内会让上海在韩国人心中持续散发魅力。随着这种热度的延续,中国其他一些有吸引力的城市或许也会慢慢成为韩国人的入境热门地。
对于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商家的配套服务方面,吴丽云建议商家可以准备针对外国游客的菜单,培养或招聘懂外语的服务员,包括英语、韩语等,或者准备翻译软件,打通沟通渠道。此外,也要充分了解外国人的消费习惯,提供信用卡等支付类服务。